首页 > 煤炭新闻

山西:“治超”十二载看煤运之变

时间:2020-01-08  点击:731次

  山西作为煤炭大省、“西煤东运”的重要枢纽,自2007年12月启动治超行动,逐步形成“政府主抓、部门联动、属地管理、源头治理”的治超体制机制,将治超工作常态化、长效化、制度化。十二年来,全省超限超载率严控在0.2%以内,保持在全国最低水平。

  ——强化政府治超主体责任

  2007年前,山西境内货车基本上100%超载运输,引发了公路损坏、桥梁垮塌、交通堵塞、事故频发等一系列严重后果。每年仅因货车超限超载引发的交通事故就造成数百人死亡,最多一年近500人丧生。

  从交通公路部门自发治理到多部门联合治理,山西曾开展多次治超行动,但收效甚微。责任不明确、手段不强硬,干部失职渎职,部门间推诿、扯皮,严重影响了治超工作的整体效能。

  2007年12月,山西启动“无缝隙、拉网式”治超总行动,将市、县政府作为治超责任主体,市长、县长成为治超第一责任人,仅用20天便扭转全省超载乱局,开创了全国治超看山西的“山西模式”。

  2008年4月,因在治理超限超载过程中不作为,时任朔州市山阴县县长成为全国第一个因治超不力被免职的县长。十多年来,山西已有1400多名干部因治超不力被追责。

  为加强对政府落实主体责任的监管,2015年,山西将治超工作纳入全省安全生产考核体系,对考核结果优秀的地市,由山西省交通运输厅给予优先安排交通项目的奖励。2018年,山西省交通运输厅对2017年考核中排名前6名的晋中、大同、运城、长治、晋城、忻州六市优先安排公路建设资金3000万元用于“四好”农村公路建设。

  “山西省对各市治超工作以明察、暗访等形式加大督导检查力度。”山西省治超领导组副组长、山西省交通运输厅厅长闫晨曦介绍说,仅2017和2018两年,山西就约谈了11个(次)市及其26个(次)县政府的相关负责人,对6个县(市)实行了交通项目限批,300多名责任人受到了责任追究,治超工作形成了强大的震慑力。

  “无缝隙、拉网式”治超总行动开展12年来,山西全省交通超限超载率从治超前的13%下降到0.2%以下;境内未发生一例因超限超载车辆致人死亡交通事故和桥梁垮塌事故;节约各类道路大中修费用300亿元。

  2018年11月29日,在大同召开的全国规范公路治超执法优化营商环境现场会上,国家交通运输部公路局局长吴德金表示,山西采取政府主导的上下协同、部门联动运作模式,形成了各负其责、齐抓共管的强大合力,将全国超限超载最严重的省份变成了标兵省份,创造了可学可鉴的治超工作山西经验。

  ——加强重点运输企业源头监管

  货车超载超限背后,归根结底是逐利冲动在作怪,扰乱了正常的货运秩序,“不超载,不赚钱”是司机延续多年的“经验”。

  “2007年以前,路上的‘百吨王’随处可见,而且人休车不休,别人超载你不超载就赚不到钱。”太原市清徐县运输户李玉明说,“车损很严重,我的车几乎每3个月就要换一次轮胎,隔三岔五就得换一次钢板。”

  对此,山西把源头治超作为治本之策,特别是将关口前移,全面加强对货运源头企业的监管,坚决杜绝非法超载车辆出厂上路。

  亚鑫煤焦化有限公司是清徐县的一家源头生产企业,工作人员贾继莲说:“超载这一块,过去企业看不住也管不好。现在政府加强监管,在企业安装了治超软件,机器录入信息,让超载车辆寸步难行。”目前,山西7000多户货运源头企业,包括涉煤重点货运源头企业2000多户,已全部纳入监管范围,将源头监管责任落实到了企业,落实到人。

  为倒逼源头企业履行治超义务,2018年10月19日,山西还出台了《山西省交通运输厅道路货物运输货运单使用管理办法》。规定凡在山西公路上通行的货运车辆,均应随车携带货运单,对提供虚假货运单或拒不提供货运单的车辆均不得放行,对经核实无误的违规源头企业,按每车1万元的标准予以处罚。

  与此同时,山西建立了货运源头监管信息平台,将源头企业出厂的每辆货车的车号、轮轴数、载重量、出厂时间等相关信息实时上传,并通过IC卡控制,使超载车辆无法出厂上路,实现了对源头企业的全天候实时监管。目前,全省49个重点县的1000家重点货运源头企业已经全部纳入各县的信息监管平台。

  山西省治超办综合组副组长曹湛表示,对货运车辆实施“货运单”管理,使用全国道路货运车辆公共监督与服务平台对货运车辆进行精确定位,对规范公路执法、从源头上遏止车辆非法超限超载行为、维护道路货物运输市场秩序等有重要意义。“这既能对每一辆经检测认定的超限超载货运车辆进行精准源头核查,倒逼货运源头企业合法装载,又能规范执法行为,形成闭环管理。”

  ——加快推进治超信息化建设

  2016年9月21日,国家五部委实施治超新政,明确由交警负责指挥引导车辆到超限检测站进行检测。因各地交警警力有限,无法驻站对车辆进行引导,导致山西全省90%的治超站80%以上的车辆闯卡,治超站形同虚设,路面管控处于失控状态。

  据山西省治超办综合组组长贠岩龙介绍,2017年4月4日,治超部门在大同市一次性查扣超载超限车辆18辆,最重的高达123吨,最轻的也有60吨,远超国家标准。

  “人海战术”力有不逮,山西省治超部门转而借助“电子警察”。2017年以来,山西省各级一次性投入5500万元,在全省国省干线及县乡公路运行的168个公路超限检测站全部安装了电子抓拍系统,接入属地交警网,引导车辆主动进站接受检测,对闯卡的车辆由交警部门予以记分和罚款。

  同时,山西省还研发了不停车快速检测系统,将检测时间由5至10分钟缩短至3至5秒,彻底解决了“治超必堵”的问题。

  “之前,从太原市清徐县到吕梁市柳林县,200多公里的路程往返一趟最多要用3至4天时间。”太原市运输户梁玉宝说,“如今执法越来越规范,大货车自觉进站检测,时间缩短,闯卡少了,清徐到柳林当天就能跑个来回。”

  为防止站点发生擅自关停检测系统或利用称重仪表漏洞渎职舞弊行为,杜绝公路“三乱”,治超办对在运行的183个公路超限检测站、342个高速公路入口动态衡称重检测仪表进行了升级改造,使其具备数据永久存储、查询、导出及不可篡改等功能。

  在2018年完成的市级信息平台与站点、无人值守第一阶段信息联网的基础上,2019年大同市、晋中市、运城市已完成市、县、源头企业第二阶段信息联网。全省公路局所辖106处公路超限检测站已实现网上无纸化执法及办公等功能。

  科技手段的运用,降低了监管成本,提高了执法的客观性、公正性和科学性。据统计,安装不进站电子抓拍系统后,减少全省驻站警力1600多名,每年节省1.2亿元人工费;同时,日均检测货运车辆数增长八成,超过98%的车辆能够自觉排队进站受检,有效遏制了货车超载超限冲动。